洪武年间小神医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五十二章:订婚流程(2/2)


    朱元璋捋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,细细的思量着。

    显然,朱元璋下了一番苦功夫。

    古人的名和字可不是瞎起的,都是有一定规矩的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字要和名要有一定的关系。

    就比如辛弃疾这个名字,名弃疾,字幼安。

    也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必须和名有关,比如说朱元璋,名元璋,字国瑞。

    元璋和国瑞之间,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。

    朱元璋起事之后,经常手不释卷。对于这些古籍,还是比较精通。

    “爹果然厉害,那就叫他常青吧!”朱棣送上一个马屁。

    “这样吧,待会俺写个东西,你让庆童给陈松送去。

    同时再赏赐他一些东西,至于赏赐的东西,就按照其他驸马都尉的规格来吧!”

    朱元璋说着,让旁边的太监取出一张纸,开始写了起来。

    朱元璋最重规矩,虽然他对陈松非常上心,可是一切的规矩和其他的都一样。

    洋洋洒洒两刻钟的时间,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,将纸交给了朱棣。

    “赶紧让庆童送去吧!”朱元璋再次说道。

    朱棣不敢耽搁,行了礼之后,急匆匆的朝着外面跑去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之后,一辆马车停在了陈松的家门口。

    除过这辆马车之外,还有一辆马车。

    这辆马车是礼部官员乘坐的马车,是前来给陈松讲解礼仪的官员所乘坐的。

    这些礼部官员刚刚被赵峰带了进去。

    马车上下来一个太监,此人正是朱元璋身边的太监,庆童。

    庆童拿着朱元璋亲笔写的那张纸,走进了尚未关闭的大门。

    毕竟不是王侯将相家,再加上陈松刚刚升任太医院院判没多久,所以家中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。

    庆童拿着那张纸,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前厅。

    陈松刚刚接待好礼部的官员就看到了走进来的庆童。

    “呦,可是陛下有事?”陈松站起,笑着朝着庆童迎去。

    “喜事,喜事啊!”庆童来到陈松面前,笑眯眯的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已经给陈神医取好了表字,我是特意前来道喜的。

    门外有陛下的赏赐,还不赶紧让人搬进来?!”庆童来到陈松面前,一脸笑容的道。

    太监可是最势利眼的一种人,如今陈松受朱元璋重视,不管什么时候见到陈松,庆童总是笑眯眯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这是陛下给你的!”庆童将朱元璋写的那个条子取了出来,交给了陈松。

    陈松接过条子,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条子上除过陈松的表字之外,就是一些鼓励勉励的话语。

    “常青,倒也不错!”看到朱元璋起的表字,陈松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陈松看完之后,将纸收好,冲着庆童拱拱手,“陛下的心意,在下没齿难忘,公公回去之后,替在下多谢陛下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这是陛下赏赐你的东西,还请收好!”庆童再次取出一张纸,这张纸上面写的乃是朱元璋赏赐的内容。

    陈松接过之后,看了几眼,做大惊样,“陛下如此抬爱,在下实在惶恐!”

    庆童将陈松的反应记在心里,这些都是要禀报给朱元璋的。

    “好,在下亲自带着人去搬!”陈松说罢,朝着里面走去,带着赵峰他们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没一会儿,庆童带来的那些赏赐全都被搬了进来,放在了后面的储藏室中。

    送走了庆童之后,陈松来到了前院中,和那些礼部的官员讨教婚嫁规矩。

    明朝皇家嫁女,礼仪颇多,但大体遵守周礼,行三书六礼。

    陈松坐在前厅主位,这些礼部官员坐在赵文的下边,絮絮叨叨不停的说着各种礼仪。

    陈松听的头脑发胀,和这个时代的婚礼相比,后世的婚礼,实在是粗略的不成样子。

    将近一个时辰,陈松才将定亲娶亲的各种规矩以及流程弄清楚。

    弄清楚这些东西后,礼部官员也该离开。

    已经是饭时,陈松本要留他们吃饭,奈何他们不愿意留下来吃饭。

    陈松只好听从他们的意见,将他们送了出去。

    晚上,陈松坐在书房中,怀中放着热水袋,手拿铅笔,在宣纸上写写画画。

    陈松书写的内容乃是今天礼部官员说的那些礼仪流程。

    毕竟是陈松的大婚,这事可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后世的陈松是个单身狗,连个女朋友都没有。

    穿越过来之后,不仅有了媳妇,还是朱元璋的嫡女,这怎么能不让陈松不上心?

    “明朝的礼仪就是复杂,有聘书、礼书和迎书,还有六礼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唉,到时候可要劳累的不得了!”

     =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 页 目 录 下 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