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谋伐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第七十三章 投石问路(2/2)


    那为什么一箭之地有300米呢?

    别忽略了地势。

    在平地上直箭,射程自然短。

    但站在地势高的地方抛射,射程自然会更远。

    所以古代战场,几乎不会有弓箭手野外直射的情况,大多采用集团军抛射,不追求精准度,只需要找好角度向敌人密集的阵型里射击即可。

    看到敌人的投石车出现在射程之内,徐和当即下令城内的弓箭手射击,数千弓手纷纷仰弓,一声令下射出无数箭支。

    “嗖嗖嗖嗖嗖!”

    箭矢如雨点一般砸落下来,射在投石车旁边的木幔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

    木幔就是一块巨大的木板,专门用来防弓箭,掩护步兵靠近城池,或者掩护井阑上的弓箭手对城内进行还击。

    所以有经验的守城将领不会把弓箭浪费在木幔上,而是等步兵抵达城下,无法再依靠木幔防御的时候,再用箭矢与滚石檑木还击。

    徐和毕竟只是黄巾杂鱼,一没有太高武力值,二没有什么统帅能力,不然未来也不会被夏侯渊轻易击败。

    结果大量箭矢射出去,密密麻麻地扎在木幔上,将木幔扎成刺猬,却几乎没有造成什么伤亡。

    而趁着那边徐和还在做无用之功,这边官军已经拉起了牛皮筋,在抛竿上的投篮里放上了数十公斤重的大石块,抛竿另外一头则吊上数百公斤的配重,就等着松开牛皮筋。

    “三!”

    “二!”

    “一!”

    “准备,松绳!”

    在底层军官的命令下,投石手拉开绳索活扣。

    就听到“嗡”的一声,没有了牛皮筋绷住重物,配重轰然落地,将抛竿带起。

    投篮中的石块瞬间飞了起来,二十多块数十公斤重的大石块在天空划过一个抛物线,如流星坠落,向着县城砸去。

    砰砰砰砰!

    轰的数十声巨响传来,大石头块砸在了城墙、城楼乃至城里,溅射起无数尘土。

    官军远远眺望,就看到城墙上尘土漫天飞扬,有一块石头砸中了城门上方的城楼,将半边城楼都砸塌陷,尘雾弥漫。

    有十多块石头或许是各种各样的问题,没有按照预期设想的砸在城楼上,而是落在了城墙,被城墙挡了下来,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。

    但依旧有十多块落入女墙内或者城里,巨大的冲击力轰得房屋都坍塌。

    等尘烟消散之后,不断有哀嚎声传来,城墙上的人影已经变得稀稀疏疏,所有人都只敢躲在女墙下,不敢冒头。

    其实投石车给予的伤亡很有限,毕竟石块不像箭雨一样密集,无法给敌人造成太大伤害。

    但这种视觉冲击力却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,在战场上被人砍一刀,顶多是个死。但被数十公斤的大石头砸中,却是脑浆迸裂,五脏六腑都要被砸出来。

    没有人想这么憋屈的死,在这一瞬间,投石车的可怕给予了他们强大的震撼。

    远处的刘备看到这一幕,赞许道:“四弟,这新式投石车确实不错,若是能大规模生产,恐怕任何城池都要被轻易轰塌。”

    陈暮笑道:“这东西看着好,其实也就那样。对城墙造成不了伤害的,顶多是唬唬人,而且太笨重了。”

    “看着挺厉害的呀。”

    刘备纳闷。

    现在才二十架投石车就有这威力,要是上百架投石车这么砸,那还不得填平一座城市?

    但实际上投石车还是充满局限性,一来威力小,二来确实笨重。

    刘备觉得不错,是因为汉朝的城市都不大,虽然汉朝的建筑继承了秦朝,以壮丽为美,但主要体现在皇室宫殿与贵族家庭。

    而一般的普通居民房子很小,因此县城规模不会太大。如果是洛阳那种规模,恐怕多少架投石车都没用。

    像后来金军攻打汴梁的时候,就曾经出动了五千架投石车,那种场面才叫一个夸张。

    所以在火炮出来之后,投石车退出历史舞台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    只不过现在火药估计都还没出来,陈暮倒是知道黑火药的配方,但这玩意儿实在没什么鸟用。

    很多人穿越过去,第一时间就想着造火药。

    但他们确定不看看黑火药的威力?

    想要炸死人,最少得数十斤,想炸塌一栋大楼,得两吨以上。

    黑火药从唐朝到清朝发展了足足一千多年,如果真的能取代冷兵器,早就取代了,怎么可能直到清朝还是以冷兵器为主?

    所以实际上火药提供的战斗力十分有限,上限就是大炮和燧发枪。但等到陈暮研究出这俩玩意儿的时候,估计都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,那个时候刘备的尸体都凉了,还要大炮和枪有什么用?

    因此务实一点,剑走偏锋的黑科技不要乱点,先一步一步稳扎稳打,发育起来,等到将来有足够的实力,比如已经占据了数州之地,天下没有什么对手的时候再考虑这些问题也不迟。

     =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 页 目 录 下 章